作为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力量,中国广播电视网络有限公司(中国广电)以"智慧广电"为支点,通过构建"内容+网络+服务"三位一体的新型公共服务体系,在医疗、教育、社区等领域打造民生服务标杆,彰显新型主流媒体的社会责任担当。
一、智慧医疗:架设全民健康服务高速路
中国广电创新"5G+远程医疗"解决方案,实现三大突破:
- 高清会诊网络:建成覆盖全国31省的远程医疗专网,支持4K/8K医学影像实时传输,会诊延迟低于50ms
- 急救响应体系:在280个城市部署"5G急救车调度系统",急救响应时间缩短40%
- 慢病管理平台:联合协和医院等机构开发AI健康管理系统,服务超3000万慢性病患者
典型案例:在西藏那曲建立全球海拔最高5G远程超声诊断中心,实现北京专家对高原患者的实时诊疗,累计服务藏区群众超12万人次。
二、智慧教育:重塑教育公平新图景
构建"广电慧学"教育服务体系:
- 空中课堂网络:建成覆盖9.8万所中小学的教育专网,带宽提升至1000Mbps
- XR教学平台:开发虚拟实验室、历史场景重现等数字教学资源,覆盖2000万学生
- 教育帮扶工程:在云南怒江等偏远地区部署"5G+全息课堂",实现优质师资跨地域共享
创新成果:疫情期间通过广电网络支撑"停课不停学",保障全国超1.2亿学生居家学习,网络稳定性达99.99%。
三、智慧社区:构建基层治理新生态
打造"广电智家"社区服务平台,形成三大服务体系:
- 社区安防:在深圳试点"5G+AI摄像头"智能安防系统,案件发生率下降65%
- 政务服务:集成200+项政务办理功能,实现"足不出户办政事"
- 养老关怀:开发智能手环+家庭终端的监护系统,累计服务超800万老年人
特别在雄安新区,建成全国首个"5G+数字孪生社区",实现环境监测、设施管理、应急响应等20项功能集成,服务效率提升3倍。
四、应急广播:筑牢防灾减灾生命线
构建"全域覆盖、多模发布"的应急广播体系:
- 立体传播网络:整合电视、广播、手机、户外屏等12种终端,覆盖率达99.7%
- 智能预警系统:接入气象、地震等7部门数据,预警信息触达时效提升至3分钟
- 救灾指挥平台:在河南特大暴雨等灾害中,实现灾情信息实时回传与救援力量精准调度
通过"平战结合"的运营模式,中国广电应急广播系统年均发布预警信息超200万条,挽回经济损失超50亿元。
结语
从雪域高原到江南水乡,从抗疫前线到乡村振兴一线,中国广电正以"智慧广电+"为纽带,编织覆盖14亿人的数字民生服务网络。这种将科技创新与民生需求深度融合的实践,不仅彰显了新型主流媒体的时代价值,更为数字中国建设提供了可复制的"广电方案"。在推进共同富裕的新征程上,中国广电正用科技之光点亮万家灯火,用服务温度温暖百姓心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