广电5G不仅正在改变当下的通信格局,更通过技术积累、场景验证和生态协同,为中国6G研发构筑了独特的战略支点。其在6G演进中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维度:
一、技术储备:700MHz频段成为6G Sub-1GHz研究样板
覆盖能力验证
- 广电5G的700MHz网络实测显示:单基站覆盖半径达6.4公里(城市)/12公里(农村),为6G低频段(未来可能扩展至410-712MHz)的广域覆盖提供工程范式。
- 在内蒙古草原部署的"5G+卫星回传"混合组网,正被用于6G空天地一体化架构测试。
频谱使用创新
- 动态频谱共享(DSS)技术首次在广电网络规模应用,其经验可直接迁移至6G的智能频谱共享机制。
- 2023年启动的"700MHz+4.9GHz"双频组网试验,为6G多频段协同奠定基础。
二、场景孵化:打造6G关键技术的试验场
广播通信融合
- 广电独有的5G NR广播技术(单基站支持10万级连接),正在验证6G大规模机器通信(mMTC)的可行性:
- 上海虹口足球场8K超高清多视角直播中,单小区并发连接数突破5万
- 该技术被纳入3GPP R18标准,成为6G广播式传输的雏形
沉浸式媒体先行者
- 广电"5G+8K+VR"直播体系积累的数据(如200ms时延下的QoE模型),正用于6G全息通信的算法训练。
- 北京冬奥会期间构建的"自由视角"系统,其多摄像头同步技术(误差<0.1ms)已进入6G分布式感知研究。
三、架构探索:构建6G网络新型基础设施
云原生核心网实践
- 广电5G率先采用全云化核心网,其自动化编排经验正被6G研究者借鉴:
- 网络切片实例创建时间从小时级缩短至90秒
- 该成果写入IMT-2030推进组《6G网络架构白皮书》
算力网络预演
- 依托全国有线电视光缆网建设的"算力调度平台",已实现:
指标 广电5G现状 6G需求 匹配度
算力调度粒度 地市级 基站级 需提升
跨域协同时延 50ms <10ms 差距显著
四、标准引领:从技术跟随到规则制定
专利布局加速
- 广电在5G广播领域持有核心专利213项(占全球38%),这些专利正被扩展至6G广播通信联合传输(BCJT)标准。
- 2023年联合华为提交的"基于感知的频谱共享"提案,获3GPP全会立项。
国际组织话语权
- 中国广电专家首次担任ITU-R 6G愿景组副主席,主导《6G广播应用场景》标准制定。
- 推动将"广播通信融合"写入IMT-2030(6G)关键需求指标。
五、生态协同:产学研用一体化创新
6G联合实验室
- 与清华、北邮共建"广电6G广播通信实验室",重点攻关:
- 太赫兹与低频段混合传输
- 人工智能原生空口
产业联盟赋能
- 发起"6G广播产业联盟",集结34家上下游企业,已完成:
- 全球首个6G广播原型系统(2024年CES展演示)
- 数字孪生网络测试床(时延仿真误差<3%)
挑战与突破路径
技术短板:在太赫兹、智能超表面等6G前沿领域尚处第二梯队
对策:通过"5G广播收益反哺6G研发",2023年研发投入已占营收12%
人才缺口:6G跨学科人才储备不足(尤其通感算一体化方向)
对策:与高校联合培养"广电定向班",首批招生200人
未来价值展望
广电5G向6G的演进将形成"三跳板效应":
① 频段跳板:从700MHz到Sub-1GHz+太赫兹的平滑扩展
② 场景跳板:将5G广播经验升维为6G通感算一体服务
③ 生态跳板:借内容优势构建6G元宇宙入口
据中国信通院预测,到2028年预商用阶段,广电系企业有望在6G广播细分市场占据40%以上份额。这种"以应用牵引技术"的发展路径,正在改写中国通信业"重设备轻服务"的传统格局,为6G时代赢得差异化竞争优势。